COVID-19教我什麼?第三課「以靜制動的韌性」

以靜制動的韌性

漸進復原

這段期間COVID-19的防疫警戒仍維持在二級,本土案例數也持續在個位數徘徊,餐飲小吃店也陸續恢復鬆綁內用,日常外食也逐步復原中,只是我感覺這股復原力是在「慢活」中漸進式的復育過程。這種漸進式復育過程是一種就算你想快,也快不了的感覺。我們過去這十多年一直活在求新求變,講求速度的社會脈絡中,終於來了個勁敵,名叫「新冠病毒」。它的變異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各領域的專家也啟動戰鬥模式,在牠後面追趕,想找到解方,像是「新冠病毒(新物種),你怎麼來的?你從哪來的?誰帶你來的?你最早的宿主是誰?你可以存活多久?有什麼方法可以打敗你?你到底還要在這世界待多久?」還是「你該不會想定居下來吧!」這是我擬人化的描述我在這段期間所經驗的動態世界。這也讓我主觀的認為在新冠疫情肆虐後,人們的復原力是緩慢來來回回的復甦歷程。

接納共存

日前新聞報導新加坡選擇與病毒共存的想法,我覺得這很像心理治療講的「接納」,接納不代表認同,接納是我知道你(病毒)的存在,我知道你有攻擊性,那我得學會一些穿戴保護,與你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或是我怎麼幫助自己與他人透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來強身健體,心有抵抗力,這樣就算被你攻擊,也有反擊能力,或在現有的醫療資源下被醫治恢復。

被動積極的走出舒適圈

回看疫情警戒期間,我們的染疫病例數從破百到現在的零星案例,我看到整個社會的人們展現高度自制力的相互合作,我們在極大的壓力下挑戰新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我們打破實體工作、實體聚會,我們快速短時間內改變生活方式,像是線上會議、遠距學習和購物分日分流。過去這幾個月,我們一起共同經驗被動但積極的從舒適區走向新的嘗試,建構新的生活,然後又逐步找到新的身心負荷的平衡機制。



回不到過去的契機

最近我也常聽人說"回不到過去",我感覺人們在說這句話時,大多帶著感慨或失落,因為過去是我們的習慣和熟悉,就像自由聚餐和社交。即便外食內用稍有鬆綁,有些人願意回復過往的外食生活,也有人不想或不敢外食,擔心自己染疫影響家人,影響工作,可能也有些人已適應宅在家下廚。除了消費者的視角,店家呢?店家做生難道就不怕顧客內用的群聚風險嗎?我想,店家的心情可能也是七上八下的,不做生意嘛,日子可能過不下去,加減做,能小賺不賠就是小確幸了!大概也有不少的店家因成本考量,會選擇先把店關起來,等以後東山再起。看來因個體的差異,所感受的「失落」程度也大不同。

吶喊抒壓

我最近還發現我的自我覺察力又進步了,像是「失落」和「等待」的感受。當我感覺心裡悶悶的,就想像自己站在高崗山,然後深呼吸,再慢慢吐氣,接著在內心大喊,然後想像聲音在山谷間的迴音,仿佛全世界都聽見我心裡的鬱卒,然後我就被醫治了。

活在當下,涵容不確定

對我來說韌性就是「活在當下、涵容邊走邊看的彈性」,把握每個當下,過好每一天,這是一種對生活的選擇態度。與其緬懷過去,我更希望珍惜握好手上的牌,看看我能打出什麼好牌,創造出什麼不同的結果。我能照顧好自己,能和喜歡的人、重要的人連結,能相互支持,而且感到親密和歸屬感;然後我想要獨處時,也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有韌性生活的幸福!去年初,COVID-19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戴著口罩上課和工作,那時,我心想著"希望明年就可以脫離沒臉示人的日子",結果一年過了,今年5月換我們經驗歐美過去一年多經歷的抗疫生活。所以,這二年,讓我邊學邊看這世界的人們多有韌性的在困難中因應如常,與不確定和混亂的社會環境共處。



以靜制動的韌性

六月還在防疫警戒三級,兼職實習就在遠距中結束,總覺得少了什麼,有種未竟事宜的感覺。在過度到七月的全職實習,我的生活處於「等待模式」,等待排打COVID-19疫苗,才能進醫療機構實習。本來也不急,心想反正總會輪到我,讓有需要的人先打。可是進入七月上旬,還排打不到,心裡開始有點焦躁。一度出現可打疫苗的通知,後又暫緩,我的心又回到「等待模式」。人心一旦浮躁,就開始想些有的沒的,像是哪邊可排打殘劑。有幾天,我的心就像懸在半空的物體,擺盪著不上不下的。心靜不下來,自然就沒法全然專注的做事。現在回看當時的不確定感大概維持二天,當我決定就等實習單位的安排,心就漸漸的安靜下來,繼續如常的做該做的事。終於排打到疫苗,然後要再等防疫警戒從三級降下來並通過PCR檢測,就進場實習。七月底防疫警戒如期的降到二級,我的全職實習實體登場。在不確定和變動的環境,我的心情「等待模式」又轉移到接案時數的累積,然而我想以靜制動,表面看似平靜,但既是鸭子划水也是烏龜的一步一腳印,慢慢的爬的歷程。你呢?你的心情也有「等待模式」嗎?別以為安靜就沒有進展,即便安靜也能在耐性中長出韌性,過好每一天喔!

 

如果你/妳喜歡TalentRoots聯絡人的網誌,請按讚和朋友分享

 

TalentRoots聯絡人網誌刊載於

Blogger  https://reurl.cc/ldYW3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talentroos/

痞客邦  http://talentroots1225.pixnet.net/blog

 

Copyright © TalentRoots 2021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