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usan Hung
守護小確幸
2020正當外面的世界已被COVID-19搞得烏煙瘴氣的時候,在台灣的我們還可以守住邊境管制,相對自在快活的從事日常的工作與生活。原本期待戴了一年的口罩,可以在相對安全的環境摘下口罩,自由的與空氣和環境面對面,也過著有臉見人的日子,只是沒想到還是躲不掉萬惡病毒的攻城掠地!2021的五月,忽然間社區疫情大爆發,政府相對快速立即的三級警戒措施,還是讓我們從實體生活轉換為在家工作與學習的「宅生活」。如果要說措手不及,其實也不全然啦!畢竟去年也曾因防疫而遠距教學或在家工作,每天進出公共場所也要量體溫,只是這次的影響是全面性,尤其是對我們心理的影響是立即性且異於往常,我們得快速的跟上和因應。
抗拒改變是人性
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改變,甚至抗拒改變,可是面對COVID-19,它像是一個全民共同面對的頭號壓力源,已不全然是我們面對生理上的戰或逃反應,也要從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來形成我們面對頭號壓力源的因應策略。到目前為止,從政府防疫的警戒程度已從三級降到二級,我們可以相對自由的戴著口罩外出,至少可以走出「宅生活」到戶外走走看看,感受自由的空氣和感受街道有點人氣的感覺。說起來,要降低群聚、控制染疫風險、降低病例數,回看我們一起努力合作防疫的二個多月,到目前總算能看到疫情受控的防疫成效。但,這段期間的宅生活,面對突來的大改變,雖然心理韌性讓我日子照常過,遠距學習不間斷,生活充實又忙碌,但靜觀內在,我其實也感到些許失落。如果你/妳可以靜下心來內觀,或許也會察覺到自己的內在失落,只是我們失落的點各有不同。那,我覺察到哪些失落呢?
不習慣慢活
太長的時間,我都是快活,動作要快、反應要快,工作和學習講求速度和效能。年度目標就在前面,每週、每月都有工作與學習的進度要完成。全面防疫警戒,我的生活作息忽然從快到慢,而且是很慢,我不用外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去學校和工作地點,也省略了戶外運動。我的人生好像從國中開始,就沒有這這樣的慢慢活,並且是大家一起學習面對「宅生活」。看似熟悉的"宅",看似每天都會駐足的居所”家”。但心理卻大大的不習慣這種慢慢過的生活,生活中的”快”忽然消失了,這種感覺好像原本握在手上的原子筆,瞬間掉落到地上,我起身撿起筆,在紙上畫啊畫,然後筆墨不順、斷斷續續,我又繼續不停的在紙上畫圈圈,好想快一點,筆墨順一點,回到原本握在我手中那支好寫的筆一樣。可是,掉到地上的原子筆,可能筆頭受到撞擊,它就是斷水或筆墨不順,這時我要嘛就是繼續用力的在紙上畫圈圈,畫到它像從前那樣,要不就全然放棄,換一支新筆,從新的開始寫,讓筆墨從新和淺色的感覺到順和深色的感覺,這樣可能最省時省力。面對COVID-19的防疫「宅生活」,就讓我有這種撿起掉在地上的原子筆,一直在紙上畫圈圈死命掙扎的失落感。上一篇「學習界限」,我有提到,一開始宅在家,除了學校的線上課,我還排了其他的線上課,而且每天都有,有時上午,有時下午,也有晚上。對我來說,那麼多的線上課程,我發現沒時間複習吸收和消化,我的生活開始從充實到疲憊、心裡不滿足的失落感是我沒時間吸收和消化所學的東西。所以,後來才會學習忍住,看到這些愛心免費線上課,我要冷靜和忍耐,不要衝動的報名上課。
逃不掉的失落感
三級警戒防疫宅生活使得全人類在視訊工具使用上同步升級,工作和學習的溝通與互動完全的從實體改成遠距。本來我常用的zoom、曾經熟悉的skype和日常使用的line,還有學校遠距教學用的Microsoft teams,以及因為講師用的視訊工具不同,我又學了Google
meet,也體驗其他講師用的slido。但是,每個視訊工具有不同的操作介面,也有不同的進入門檻,有高有低,碰到陌生操作較複雜的介面,要花時間研究的,我的心裡就會冒出抗拒的聲音,很不想學,但又在不得不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學,心想不要那麼多廢話或不耐煩,做就對了!當然,後來也就邊學邊做也就學會了,只是一開始要面對新的和不會的事物,內在抗拒的聲音著實的讓心裡很難受。對我來說,那種硬著陸,想逃不能逃的心情也是一種失落!
沒有實體畢業典禮的失落
實體畢業典禮,本來學校規劃了撥穗典禮,因為疫情,先是要改成線上,後來,因為我們還有一年全職實習,真正能畢業也是明年,所以師長就體恤我們,把畢業典禮改到明年再舉辦,這其實還讓我滿開心的!然而透過學校租借的碩袍,連校園實景拍照都沒有,就從置物櫃取出再寄還學校。孩子的畢業典則在學校和師長的用心之下,幫他們辦了線上的畢業典禮。只是學生代表致詞、頒獎全都在線上進行,我則是在另一個空間看直播,遠距畢業典禮雖然因人的參與而新鮮有趣,但不爭的是沒有實體畢業的fu(感覺),少了實體畢業典禮的這一味,在質方面就差很多了!
帶口罩戶外運動的失落
防疫警戒已從三級降到二級,如果有一天完全解除防疫警戒,我們的生活還能完全的回的到過去沒疫情逼迫的時候嗎?筵席或許可以延期或重辦,但生離死別卻不能重來,這對有些人來說或許這是更大的失落。對我來說,防疫期間,出門運動要戴口罩,不能露臉與大自然和空氣零距離,口罩遮蓋著滿臉的汗水和蒸氣,那種悶,就是少了摘下口罩拿毛巾/手帕/面紙擦拭的爽快,這感覺也是失落。緃然,防疫戴口罩很悶,然而「心理韌性」卻還是我面對壓力與失落的堅定盟友。每當我覺察到內在的壓力或失落時,心理韌性就會幫助我面對壓力不失喪,即便心有失落,生活還是照樣過、學習也不落後,同時也懸崖勒馬避免工作/學習負荷過量,使我工作/學習與生活得以平衡。這樣看來, COVID-19帶給我的影響,不盡然都是負向,它也改變我的生活習慣,讓我更有彈性的改變/調適以因應/適應多變和不確定的外在環境。
進場實體工作的失落
話說人面對外在環境的因應對策各有不同,也各有適應力,三級防疫宅生活對我來說,我做了在家學習和工作的適應,我從安排很多線上課程到選擇性的報名上課,也學習穿外出服的儀式讓自己區別上班/上學和下班/放學的界限。我還學了新的或熟悉曾用過的視訊工具,然而有的沒用過的視訊工具,體驗過就好了,我就放任自己選擇先不花時間進一步去學,還有練習戴口罩外出運動。正當我又適應或沈浸宅在家工作與學習的時候,我又要為進場實體工作排打疫苗和做PCR檢測而準備,那一刻起,我又覺察到內在的抗拒,不想進場實體工作,因為宅生活相對有著自主性和獨處的自由自在。
所以,當我看到媒體報導一家知名企業要求員工每週有三天要進辦公室工作,有些員工不願意,我能同理那種:「我宅在家工作,一樣可以高績效的想法,以及想要自主性高的自由自在」。然而,管理者面臨的新挑戰是因應高績效高潛力人才的需求,組織因應的留才策略是什麼?一把公平的尺很容易的二分切,方便行政管理,但未必是適合或有效的留才良策。這也要視組織發展與管理的需要多方考量,但在資源有限和公平原則的考量下,不容易的因應對策也會帶來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失落!
提升心理適應力
總之,人在面對不同的情境和壓力都可能引發內在失落感。對我來說COVID-19帶給我的第二個學習就是「與失落共處」,學習更有彈性的改變以因應多變和不確定的外在環境對我的影響,還有和我堅定的盟友(心理韌性)合作互助,讓我調和日常生活的適應力更好。
如果你/妳喜歡TalentRoots聯絡人的網誌,請按讚和朋友分享!
TalentRoots聯絡人網誌刊載於
Blogger https://reurl.cc/ldYW3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talentroos/
痞客邦 http://talentroots1225.pixnet.net/blog
Copyright © TalentRoots 2021版權所有